Skip to content
全部雜誌1年10期月刊 + 1期特別版 ( 加拿大雜誌除外 ) | 本港包郵 | WHATSPP: (852) 62862875
全部雜誌1年10期月刊 + 1期特別版 ( 除加拿大雜誌除外 ) | 本港包郵 | WHATSPP: (852) 62862875
鳥類如何在恐龍大滅絕中生存?

鳥類如何在恐龍大滅絕中生存?

聽聽新聞內容錄音!

日期﹕2021年11月18日   編輯:趙鎧莛

6500萬年前,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,造成白堊紀&mdash古近紀滅絕事件,消滅了當時地球上約75%物種,包括所有非鳥恐龍﹗那麼,作為「現代恐龍」的鳥類又是如何逃過一劫,從滅絕危機中倖存的呢?

美國古生物團隊近日在科學期刊發表論文,指鳥類能在隕石撞撃事件中生存下來的原因有二:頭腦較發達及發展出無齒鳥喙。研究團隊比較魚鳥(一種原始鳥類)和現代小鳥的頭骨化石,發現現代小鳥的前腦位置比魚鳥來得大,而前腦則是負責處理認知、感覺和聯想功能,因此研究人員推測,較大的前腦令鳥類能快速學習並根據環境改變行為,從而適應環境變化。

魚鳥的想像圖,可以看到牠的鳥喙長有牙齒,與我們平時看到小鳥實在不同﹗

始祖鳥正在捕食幼小的美頜龍﹗

另外,一些鳥類發展出無齒鳥喙,能夠進食更多種類的食物如果實、種子、草和蕨類植物,至於原始鳥類的鳥喙長有牙齒,一般以昆蟲、魚類為食;隕石撞擊地球導致火山爆發、地震及山火,令原始鳥類的食物來源大幅減少,而以植物為食的鳥類便得以在大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。

鳥類自恐龍時代便已經出現,由大如暴龍、小如伶盜龍等兩足獸腳類恐龍演化而成。侏羅紀時,部份獸腳類恐龍體型縮小,手臂長出羽毛,並開始到樹上生活,先演化成有羽毛恐龍如小盜龍、中華龍鳥,然後便出現始祖鳥這種介於爬行動物與鳥類之間的過渡物種,再演化成孔子鳥這種原始鳥類;原始鳥類有著有齒鳥喙,翅膀有爪子,在中生代(包括三疊紀、侏羅紀、白堊紀)數量、種類最多。後來,原始鳥類逐漸演化成現代鳥類,爪子退化、消失,並發展出無齒鳥喙。

鳥類化石往往較為小巧細緻,難以保存,因此要找到完整的化石抑或化石碎片並不容易,不過研究人員仍期望挖掘出更多原始鳥類的化石,從而了解鳥類的進化過程。

作為鳥類,原來雞也是現代恐龍,真是太難以置信了﹗

資料來源:National Geographic, Science, Smithsonian Magazine, The Conversation

圖片來源:Canva, Wikimedia Commons


小詞典

  • 白堊紀&mdash古近紀滅絕事件 (Cretaceous–Paleogene extinction event):又稱「恐龍大滅絕」,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,可能有隕石撞擊地球或大規模火山爆發,令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,遮蔽了陽光,令植物無法光合作用,進而影響食物鏈及全球生態系統。在這次事件中,所有非鳥恐龍及大部份海生無脊椎動物、植物都滅絕,而鳥類、哺乳類動物及兩棲類成功倖存,其中哺乳類動物更成功掘起,稱霸地球。
  • 獸腳類恐龍(Theropod):恐龍的一種,以雙足行走,主要為肉食性動物,包括暴龍、棘龍、鯊齒龍、南方巨獸龍等,由侏羅紀旱期開始便稱霸陸地。獸腳恐龍後來演化出虛骨龍類,這種恐龍長有羽毛,後來逐漸演化成鳥類。
  • 演化(evolution):指生物的可遺傳特徵在世代間的改變,而這些改變是由基因改變造成的。即使是同一種族的生物,每個個體之間都會有些差別,所以每一代生物的基因都會有所不同,加上細胞分裂時有機會突變,改變基因,經過數百萬年後,這種生物便會以另一種模樣存在,甚至成為新物種。
  • 過渡物種(Transitional form):指既保有其祖先、也保有其演化而成的後代特徵的生命形態,填補了物種演化之間的缺失,較著名的例子有始祖鳥(介於恐龍和鳥類)、南方古猿(介於人類和猿猴)、巴基鯨(介於陸生與海生哺乳類動物)。

動動腦

1.白堊紀&mdash古近紀滅絕事件發生在甚麼時候?

2.鳥類如何在隕石撞擊事件中生存下來?

3.前腦負責甚麼功能?

4.無齒鳥喙如何幫鳥類生存?

答案:

1.6500萬年前。

2.牠們頭腦較發達,並發展出無齒鳥喙。

3.處理認知、感覺和聯想。

4.讓鳥類吃更多種類的食物,不至於因食物短缺而餓死。

>>>按此訂閱白羚羊,滿足和啟發青少年對世界的好奇心。

Previous article NASA主動出擊保衛地球﹗
Next article 教小牛去廁所救地球﹗

Leave a comment

Comments must be approved before appearing

* Required fields

x

x